| 服务项目 |
近期,德国军事专家鲁普雷希特关注到,中国的沈六代战机又进入了试飞阶段。事实上,沈六代已经进入了高频次的试飞阶段,低空飞行也变得常见,试飞照片更是多得难以掩盖,分析师们早就通过模糊图像做出了许多推测。
然而,这次试飞的沈六代似乎做出了几个显著的改变。首先,它似乎取消了机身中部的缝隙,并且拆除了机头的空速管,这一变化令人不禁担心。这种设计改动让人猜测,沈六代可能会在三年内正式服役。若真如此,预计到时沈六代的服役可能会比美国的F-47战斗机还要早,届时美国或许会感到相当震惊。
2024年12月才刚刚首飞的沈六代,到了2025年9月,原型机竟然已经出现在没有空速管的照片中,这一数据令人震惊。通常,随着原型机的不断进化,拆除空速管是常见的做法,但沈六代拆掉空速管的时间,比F-22战斗机早了整整两年半。
对于任何战斗机,无论是轰炸机、运输机还是预警机,早期的试飞阶段都会在机头安装一根空速管。空速管的作用是通过测量飞机前方的空气数据来获取准确的大气数据,帮助计算飞机的飞行速度、爬升率、高度等关键飞行参数。这些数据对于飞行控制、发动机进气量调节、以及飞行效率优化等至关重要。
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早期的固定空速管逐渐被替代为机头侧面的多个小“L”型空速管。为了确保这些小“L”空速管数据的准确性,飞机通常会先安装一根长的空速管,收集不受飞机气动影响的原始数据,然后再与侧面空速管的测量值进行对比,从而修正小管的数据。经过这一过程后,飞机才能正式取消空速管,开始进行更为复杂的雷达和飞行系统测试。
例如,F-22战斗机的第一批原型机在1997年首飞时,全部配备了空速管,直到2000年11月,才有第一架装配完整航电的F-22原型机。其他F-22原型机的首飞时间和拆空速管的时间也都在39个月左右。类似地,歼-20战斗机的原型机在2011年首飞,而2014年才完成取消空速管的工作,拆空速管的时间为37个月。
而沈六代的进度则令人瞠目结舌。尽管其设计在技术上远超歼-20,但其拆空速管的时间却比F-22和歼-20都要短,只有9个月。这一速度让许多人感到惊讶,尤其是在沈六代如此激进的设计背景下,通常应该经历更长时间的测试周期。
沈六代是一款双发的空优战斗机,虽然它的设计保守,但技术上却极具创新性。它取消了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并采用了兰姆达翼、全动翼尖等先进技术,这使得沈六代的技术跨度远远超出了歼-20。然而,沈六代的试飞进程却远比预期更为迅速,给人一种不寻常的感觉。
假如沈六代的原型机在拆除空速管后的测试速度与歼-20相似,那么三年内,沈六代可能就会正式服役。如果按照目前的进度,沈六代的服役时间可能会提前,甚至有可能在两年内宣布服役。而考虑到F-47的首飞时间预计还会晚于沈六代的服役时间,这一切的快速进展,确实令人感到非常震撼。